一立方米的信任信任的崩塌可能只需一秒

日期: 2024-04-04 13:43:20 作者: 玻璃打印

  林苒的《一立方米的信任》这一个项目始于2012年8月,首次展出是在2013年于第9届上海双年展。 最初,林苒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还有厦门本土杂志,报纸、厦门卫视等渠道和途径向社会公开征集信任礼物。她的理念是在这个作品中把“信任”从词典词条里提取出来,是把动词转化为一个名词,再由一个抽象的名词转化为一件物品。这个物品可以是任何一个东西,代表了不同的人心底里对这个名词的认知和体会。而她也希望在思考拿出什么物品的同时,大家能重新审视“信任”这个词。大家将会拿出什么样的物件来诉说自己和信任之间的关系呢?

  从2012年开始迄今已有9年,她共征集288件信任礼物(这一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因为同期有两个展览在上海和北京同时进行)。每时每刻增加的数字对她来说就像是钟表指针的流逝,镌刻了年轮也镌刻了生命的意义。她将收到的信任礼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里的“微型档案库”:她会将收到的信任礼物编号、拍照存档并归类保存;另一部分就是用于展览展示的《一立方米的信任》,她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等无形无量的内容,量化成为一立方米的有限的模板,让它们成为现实社会人群的一个横切面,一个切片标本。该组作品的理念源自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倡导。同时,因为林苒自身对某些社会议题的关注、特定群体的生存处境问题的关注,她的作品往往强调在互动和公共参与,这一部分的理论又源自她自己在法国求学的经历以及精神上的价值体系参照。

  这些晶莹剔透的亚克力盒子以颇具未来都市感的几何形状排列;这里的信任是透明的,作为展示的“信任”礼物是被观看的。观众在将自己的礼物交给艺术家之时就默认了这一“展示”的契约。物不再长留,让它们化成故事的“轻盈”、以另一种方式存续。

  其实我知道《一立方米的信任》是先于知道林苒这一个名字。后来我知道了林苒的时候,一开始没能把这组作品和她联系起来。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林苒就像一个调皮的精灵,有尖锐的女性主义态度表达,有锋芒毕露的态度。是的,这些和她外表是迥然不同的特质,林苒的作品总有一种尖锐的不合群感,有时候直白,有时候隐晦,有时候放肆,有时候微妙。我想,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复杂的姑娘,才能承载这四面八方用来的“信任”吧,并且能守护它们。她曾经和我们分享过一个信任故事:她曾收到纽约朋友汉斯的一封信,委托她在12月27日那一天把一封给他朋友大猫的信丢进厦门的大海里。大猫是在2014年12月27日这一天在厦门遭遇了车祸,现在,汉斯希望大猫的亡魂能来收取这封信。那天,林苒在海边读了信,读完把信撒到海里的时候,信在天空中飘了许久……林苒说现在想起来就很悲伤,特别触动。尤其是她在用语言讲述这一个故事的时候,慢慢就哽咽了。这和仅仅用文字写下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就像身体里有一部分灵性也被触动——信任是名词,但一旦被人类的感情激活,它必然是动词。

  我对林苒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始于今年4月24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开幕的由我担任主策展的“瞬间,在场——予她同行”展览(展览将持续至7月5日),在整个展览筹备期的沟通,到布展时作品因“特殊原因”的临时更换,再到开幕后的一来一去的聊天,不敢说有多熟,却有一见如故之感。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感觉确实很微妙,就像信任实际上也是很微妙的,就像这组《一立方米的信任》,观众或者是她的朋友寄给她的这份“信任礼物”,动机是希望隐秘保存还是公开展示?显然,已知晓前置条件为“展示”的话,这个一立方米的亚克力盒子就成了一个微型剧场,在展厅灯光的照射以及亚克力盒子表面的反射之下,似乎加重了这一聚光灯的效果,在这里,“信任”成为一种悬置——尤其是林苒所设置的展陈方式是将亚克力的盒子悬挂或上墙,从不会摆在地上——在这里,某一种意义上,实物也成了符号。但这种符号首先是实物,属于物质。那么,信任就希望,属于主观意识。而被悬置的主观意识又成为一种景观意识。

  这一次,林苒受加密艺术策展人杨嘎博士的邀请参加《不一定》区块链数字艺术中坚力量展,5月29日已在北京798幻艺术中心开幕。林苒前阵子有和我交流过对区块链艺术的看法,说她虽然还没完全摸明白,但可以一边参与一边学习。其实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本身就已经置身于区块链虚拟艺术的环境中,我们的肉身不自觉也成为一种代码。而对展览或拍卖来说,有一点目前依然很明确,那就是规则依然由人制定。即便如此,艺术的有趣之处正在于它对规则的挑战——所以当我在《不一定》展览开幕第二天听林苒说《一立方米的信任》遭遇技术问题崩塌了,我只给了自己10秒钟的震惊,之后我就恍然,这是对区块链艺术再好不过的诠释了——即便实物土崩瓦解,但它在数字世界里得到永生。

  每一次《一立方米的信任》布展之前,林苒都会请建筑师友人从力学结构设计展出的结构,所以这一次798的“意外”应该是换了一家亚克力制作工厂的技术原因。开幕前一天,林苒和团队通宵布展直至开幕当天的凌晨两点,然后开幕当天早上8点17分,已悬挂完毕的《一立方米的信任》装置全部掉落在地,一瞬间崩塌。林苒是早上九点得知这个“噩耗”,只给了自己十秒钟的时间崩溃,然后马上“将计就计”,借来展厅现场的监控视频的内容,剪辑成一个2分30秒的Video在开幕现场播放,她说:索性做成一场行为艺术吧,讲述信任一夜间土崩瓦解的故事。

  我想到之前在给林苒写的一篇专题文章用的标题是《逃离孤岛》,当时林苒问我为什么取这个标题,我的回复是:“因为我觉得你本质上是一个很独来独往的人,但你却不是那种囿于孤独或者封闭圈子的人。孤岛可以是指有原生家庭,可以是指成长的土地,也可以是指内心的孤寂;你在做的创作和项目都是互动性的,那么就不是一个单向的、封闭的思维和视域。逃离,是一种过程和尝试吧,没什么结果,就像你目前阶段的艺术状态。”——此时此刻突然觉得,崩塌的信任就预示着林苒的“逃离”行动暂时搁浅了。或许,在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实际上的意思就是这么脆弱,会在一瞬间土崩瓦解——但这或许本来就是它应如是的样子。皮耶·鲁奇·塔基(Pier Luigi Tazzi)说过:“(如今)作品不再是面对观众而是环绕观众,美学经验成为自身目的,超越作品,艺术作品成为时刻多过成为纪念,这反映了一种个体的孤独。”——某一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立方米的信任》的写照。

  最后我也分享一下参与林苒的《一立方米的信任》的故事,我给了她两件和过去的两个人有关的物件,我还留了一封信,写道:“我觉得这盒子于我们的真实的生活来说,就是一个平行时空吧!年华终会老去,但记忆、物品、有些情感,在某时某刻,是被封印了吧……”——我不知道有些记忆值不值得留恋,但我相信在未来,对一个冰冷数据库来说,它们需要一些人类曾经温存的情感去填充,以便它们假装是“人工智能”……但在虚拟数字王国,人类追求永生的梦想即将得到实现……(文/林霖)

...

天火3娱乐 ANDERSEN

专业从事于uv打印机、万能打印机、uv平板打印机、uv平板机、uv平板喷绘机、uv彩印机研发、制造与销售,不断提升工艺和品质,业内资深厂家。

电话咨询
产品中心
应用方案
QQ客服